AV在线手机_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_黄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_午夜色站_欧美亚洲免费久久久

關于印發濟南市促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2020-09-15 來源: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濟南市促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9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濟南市促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

數字創意產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創意產業相互融合,以創意內容為核心、以數字技術為支撐進行創新、生產、應用和服務的新業態、新經濟,是助推“兩個循環”新格局、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新引擎之一。為支撐“智造濟南”“科創濟南”“文化濟南”建設,打造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新型消費需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搶抓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推動數字技術和創意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不斷提升數字技術對內容創作、產品研發、模式創新、創意設計的核心支撐作用,持續深化數字創意產業與生產制造、文化教育、旅游會展等行業融合滲透,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生態體系日趨完善。到2022年,數字創意發展水平和產業規模在全省居于領先地位,力爭產業規模突破800億元,形成市場競爭力強、創新驅動力足、影響輻射力廣的數字創意產業集群,數字創意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技術產品創新及應用。

1.加快核心技術研發創新。支持原創技術研發,加速AR/VR(增強現實/虛擬現實)、3D顯示、全息成像、人機交互、工業設計軟件、數字特效、圖像渲染、激光放映、光學捕捉、高清制播、交互娛樂引擎開發、文化資源數字化處理等關鍵核心應用技術的集中攻關,促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數字文化創意創作領域的應用,鼓勵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山東大學等科研院所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持續催生一批數字創意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2.加強數字創意產品開發。大力推動生產制造、文化教育、旅游會展等領域的數字創意產品開發,鼓勵跨行業跨領域合作,提高產品附加值。在生產制造領域,發展基于工業產品設計的特色工業軟件,提升國產自主化工業軟件核心競爭力。在文化教育領域,開發推廣數字化文博系統和數字文化教育產品,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利用。在旅游會展領域,提升旅游產品、服務的文化內涵和數字化水平,開發動漫主題公園、虛擬旅游展示等新模式,推動“線上數字經濟+線下實體會展”融合轉型,打造網上、掌上會展平臺。(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商務局)

3.推進數字技術融合應用。深化數字創意產業數據資源要素治理,全面提升大數據采集和預處理、大數據存儲與管理、大數據處理與分析等服務能力。加快推動VR/AR/M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人機交互、3D(三維)等新興數字技術在游戲、視頻、會展、旅游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支持搭建數字技術應用云服務平臺,支撐數字創意產業各領域應用的快速設計、開發和部署,為中小微企業和用戶提供研發設計、技術產業化、市場推廣等公共服務。(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二)加快數字創意行業融合。

1.支持工業設計服務發展。探索工業設計服務企業發展新模式,推動制造業企業設立獨立的工業設計中心,鼓勵設計企業參與工業制造全流程的協同創新。強化工業設計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重點圍繞電子信息、家電、服裝、玩具等行業,以工業設計引領制造和消費,推動設計機構、設計企業集聚形成產業集群。深化建筑、景觀、市政、規劃等工程設計領域間交流合作,積極探索實施新型工程建設模式,推動工程設計行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推動優秀文化資源數字化。引導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革命紀念館等優秀文化資源與關鍵數字技術實現鏈接,以5G技術為支撐,實施文化精品數字化工程,支持打造云博物館、云圖書館、云美術館、云藝術館、云演出、數字紅色展館等線上數字產品,推動優秀文化社會共享。利用多媒體技術、數字化展示技術、虛擬現實VR技術等,加強國學傳揚中沉浸式、穿越式、互動式虛擬體驗教育應用,推動打造數字國學體驗館、好家風體驗館,促進公共文化和傳統文化推廣普及。(責任部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培育發展動漫游戲產業。推動打造動漫集聚區和國際化動漫交流合作平臺。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做好動漫人才的培養、孵化工作。培育以電競教育、網紅直播、賽事活動、“新文創項目”、對外交流為主要板塊的我省首個具備電競全產業鏈的產業基地--山東省電子競技產業基地,帶動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電競產業全面發展,彰顯城市活力,提升泉城影響力。(責任部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體育局、相關區縣政府及代管鎮、街道的功能區管理機構,以下將區縣政府及代管鎮、街道的功能區管理機構統稱為區縣政府)

4.完善豐富網絡文化。依托駐濟高校和網絡平臺企業,建設濟南短視頻培訓學院。實施“Vlog網絡紅人”成長計劃,推出一批扎根齊魯大地、體現泉城形象的網紅達人。支持“貝殼視頻”等MCN新媒體企業做大做強,引進一批國內知名短視頻平臺企業,全力打造濟南短視頻雙創基地。引進省外影視公司在我市設立公司、影視達人工作室,推動本土影視公司轉型升級,扶持打造一批優秀網絡影視作品。(責任部門:市文化和旅游局)

5.鼓勵發展線上教育產業。支持互聯網企業與教育機構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為群眾多元教育需求提供個性化、智能化服務,優化在線教育體驗,促進傳統教育培訓產業轉型。推動線上線下教育融通,鼓勵學校研究制定具體政策,將符合條件的線上課程納入教學認證體系。籌建山東數字教育產業發展研究院,打造在線教育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濟南教育在線平臺,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和服務能力,培育千億級數字教育產業,打造百億級教育消費新引擎。(責任部門:市教育局)

6.積極發展數字會展產業。鼓勵展覽理念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推廣數字會展、智慧會展理念,鼓勵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助推會展行業創新發展。精心培育會展服務品牌,建設、培育一批品牌會展服務企業。加強會展產業鏈建設,優化會展產業鏈環節服務,全面提升會展業服務質量水平,增強會展行業的整體核心競爭能力。(責任部門:市商務局)

7.大力拓展建筑信息化應用。搭建數字管理平臺,引導建筑業向信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推進數據共享,擴大BIM(建筑模型)技術應用范圍,大力推進BIM技術在勘察、設計、施工等環節的應用,提升工程建設管理信息化水平。(責任部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三)打造數字創意產業生態體系。

1.培育壯大文化創意產業市場主體。引導培育一批瞪羚、獨角獸等高成長性數字創意龍頭企業,打造數字創意產業“先鋒軍”。推動數字資源、要素適度向優秀企業集中,培育一批符合產業導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各項指標位居行業前列的重點數字創意企業,塑造數字創意“主力軍”。大力扶持處于創業初期的中小微數字創意企業,壯大數字創意產業“大眾軍團”。支持“領軍人才+團隊+項目”入駐模式,培育數字創意科研團隊。(責任部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縣政府)

2.推動打造數字創意產業集聚發展。依托國家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省級重點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和特色園區,著眼于拉長產業鏈、補強創新鏈、優化價值鏈,推動數字創意產業優化布局、集聚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鼓勵龍頭骨干企業向集群中的中小企業開放自身研發、生產、渠道、客戶等資源,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生態。加強產業鏈招商,按照“產業集聚、上下游延伸”的原則,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引進建設一批數字創意產業關聯項目,提高本地化配套率。(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區縣政府)

3.擴大和引導數字創意消費需求。大力推動數字文創與商業深度融合,圍繞重點商業區域,推行“文化商圈”計劃,打造一批匯聚藝術表演、閱讀分享、觀影體驗等消費業態的數字文創商業綜合體,構建體現濟南文化品位和城市風貌的新型消費地標。創新網絡視頻、音樂、文學等數字內容付費模式,將廣泛用戶基礎轉換為有效消費需求。大力發展可穿戴設備、交互式智能視聽設備、數字媒體等新興數字創意消費品。支持建設高沉浸式產品體驗展示中心,提供超高清直播、VR旅游、AR廣告、數字博物館等多元化數字創意消費體驗。(責任部門:市商務局)

4.加快數字創意載體平臺建設。加快建設數字創意產業功能區專業化服務平臺,面向文化藝術、影視傳媒、動漫游戲、數字出版、設計服務等領域提供創意研發、設備共用、標準研制、檢驗檢測、信息共享、技術示范服務。依托山東文化產權交易中心,打造集孵化、登記、維護、開發、交易、輸出于一體的綜合性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提高資源整合、價值轉化能力。鼓勵高校、企業聯合建立新型研發機構,推進數字創意產業領域建設技術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加快數字創意技術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責任部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5.推進數字創意產業創新創業。支持設計機構和企業落戶集群入駐園區,加強與制造企業在品牌創新、技術研發、功能設計等方面深度合作,發展高端綜合設計服務。圍繞先進制造業集群,支持打造工業設計基地。支持游戲上市公司、國家動漫企業等龍頭企業在內容原創、IP運營、賽事組織等薄弱環節取得突破進展。培育或引進一批游戲、動漫發行運營平臺企業,發揮渠道推廣、流量導入等資源優勢,幫助中小原創企業IP價值變現。(責任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工業強市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建立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聯動機制,協同推進重大問題解決,促進全市數字創意產業發展。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出臺專項支持措施,加快推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各區縣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促進本地區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國家有關產業支持政策,支持數字創意產業快速發展。(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二)強化政策扶持。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降低扶持政策門檻,創新各種方式吸引社會投資,大力支持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數字創意企業參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享受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等政策。對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創意和設計費用執行稅前加計扣除政策。(責任部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

(三)加強創新服務和人才支撐。引導數字創意產業園區(中心)建設,對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創新業績顯著、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數字創意產業園區(中心)予以扶持,鼓勵和引導企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依托數字創意產業創新(園區)中心、重點實驗室、重點高校、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系統性開展數字創意產業理論研究和創新實踐,通過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等支持一批數字創意領域重大課題和創新項目。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展人才實訓和交流,培養兼具文化內涵、技術水準和創新思維的數字創意產業人才。(責任部門: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四)優化市場環境。積極建立司法、行政、技術和標準相結合的數字文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機制,加大管理和執法力度,打擊數字創意領域盜版侵權行為。規范數字創意產品版權交易市場,發揮版權交易激勵原創、活躍市場、價值發現的作用。積極促進數字創意會展發展,搭建展示交易平臺,推廣數字創意技術、產品及服務。積極發揮行業組織在平臺搭建、信息交流、行業自律、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的作用。